每月彙整: 2016 年 10 月

金虎將軍-介紹

通常 虎爺都是在桌下鎮守,但是旗山天后宮的金虎將軍因曾被嘉慶皇帝敕封過,所以坐桌上。

一、虎爺的由來
虎爺,是臺灣民間信仰與中國民間信仰中一種以虎為形象的神祇,俗稱虎爺公、虎爺將軍、虎將軍,尊稱為下壇將軍。俗曰:「土地神轄山中虎」虎爺最早是山神、土地神或城隍爺的座騎;後來更演變成王爺、媽祖等諸神的座騎,並有守護地區、村莊、城市與廟境之功能。
俗曰:「土地神轄山中虎」。古人認為虎受土地之神所管,而被山神、土地神、城隍爺等神收伏的老虎具有神力,不但不會傷害人類、牲畜,且會保護人類;故人多尊稱其為虎爺,虔誠奉祀。

二、信仰功能:
1.廟會、慶典時的前導、開路之神。
2.鎮守廟宇城村,驅逐邪魔精怪。
3.保護兒童,許多地區會要求小孩以虎爺為義父。
4.能招錢財,俗言「虎爺咬錢來」,相信虎爺具有財神的能力。
5.有醫療能力,能治療臉頰腫脹的腮腺炎。
(腮腺炎俗稱「豬頭皮」,人稱虎能食豬,故可治之。
一般是以紙錢抹過虎爺塑像之口,再抹過患部。也有請乩童、道士召請虎爺後,以硃砂筆在患部上書寫「虎」字等。)

三、祭祀方式:
一般多將之供奉於神桌底下,以雞蛋及簡單的生肉類加以奉祀。
通常 虎爺都是在桌下鎮守,但是旗山天后宮的金虎將軍因曾被喜慶皇帝敕封過,所以坐桌上。

虎爺不但會咬鬼鎮邪,也會咬錢納財,除了擺設香爐,讓民眾與虎爺對話,俗言「虎爺咬
錢來」,虎爺神龕旁常設盛水小碗,水中置錢,俗稱「錢水」,據說能以小錢換大錢。

相傳將所求得的「虎爺錢母」置於紅包袋或香火袋內可暗助生財。早期兒童在供桌下穿梭是常有的事,兒童的高度最容易發現與親近虎爺,供奉於神桌底下的虎爺也因此成為兒童的守護神。

資料來源-部份參考自「維基百科」。

分享文章

天上聖母-介紹

旗山天后宮媽祖的特色是軟身設計,有五尺八吋高,四肢關節可活動,方便穿衣。(據廟方元老說,目前全國僅三尊軟身媽姐)。
———————————————————————————–
媽祖 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琉球、日本及東南亞)沿海地區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 、天后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2009年10月,媽祖信仰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媽祖姓林,名字默娘,歷史考證確實有此人,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或曰五代末年)福建路莆田縣湄洲島東螺村(宋太宗年間曾改為興化軍),民間傳說媽祖「出生時不啼哭」,因而取名為「默」,小名「默娘」。

媽祖信仰是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由明清時代漢人移民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渡臺海而來,臺灣海上活動頻繁歷經台灣荷西時期的東亞貿易活動及明鄭王朝的武裝海商集團,因此媽祖成為臺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臺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
臺灣各地媽祖從湄洲分香者稱為「湄洲媽」,從同安分香者稱為「銀同媽」,從泉州三邑分香者稱為「溫陵媽」。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媽祖

分享文章